LA专集 | 走进国家公园的适应性规划与管理
“适应性管理(adaptive management)是一种通过从管理过程和结果中学习知识, 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目标和策略调整,从而确定和优化管理战略的系统方法。国家公园游憩管理面临着人与自然环境各方面互动关系的不确定性, 亟须研究并采用与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演化过程相匹配的动态适应性管理模式。”[1]从而在为公众提供游憩机会的同时,保护实现这些机会所依赖的自然生态系统,并通过科普宣教措施进一步连接人与自然。
[1] 苏诣晶,李奕,丛丽,张玉钧.国家公园游憩适应性管理的国际研究趋势[J].风景园林,2023,30(10):12-19.
”目录
1 国家公园适应性游憩管理策略
诺德代希国家公园长廊更新设计——游憩设施的改造提升
新加坡裕廊湖花园——城市中心的国家公园游憩管理
富士箱根伊豆国立公园——国家公园的可持续旅游发展管理
德纳里国家公园及保护区——户外游憩管理矩阵的实际应用
2 国家公园适应性生态规划策略
纽兰德国家公园——改建开垦地上的鸟类栖息地
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城市湿地生态保护适应性规划
钱江源国家公园——基于保护地役权的适应性生态管理
克里西菲尔德国家公园——海岸带的适应性生境修复
3 国家公园适应性自然教育策略
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探索国家公园自然教育新模式
鸟儿洲国家湿地公园——打造全面的科普宣教体系
莱昂·利维原生植物保护区——由垃圾场转变的本土植物认知园
环秀湖国家湿地公园——打造多元科普宣教场所
01
国家公园适应性游憩管理策略
诺德代希国家公园长廊更新设计——游憩设施的改造提升
The Redesign of Norddeich National Park Promenade
项目地点:德国 诺德代希
设计团队:WES LandscapeArchitecture
关键词:海岸保护;无障碍游憩设施;游憩体系;科普宣教
诺德代希北海沿岸的旅游业对当地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但同时也对自然保护和海岸保护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因此海岸带的设计除了要保证海滩区域的吸引力和旅游服务能力外,也要做好自然保护与海岸保护。诺德代希国家公园通过游憩体系的完善及相应设施的提升,为所有游客提供体验滨海长廊及瓦登海的条件,并为游憩管理提供基础。
© Guido Erbring
环形海滨长廊是该项目的核心设施,它为游客提供了一条沿着堤坝、沙丘和海滩的无障碍环形路线。除此之外,与服务建筑“游客之家”相连的无障碍坡道系统使穿越堤坝变得更加容易,从而形成住与行相配套的游憩体系。
© Guido Erbring
诺德代希国家公园长廊翻新工程的另一个目标是让游客感知瓦登海世界遗产。除了重新设计沙丘区域外,还为儿童和青少年设计了一条有20个站点的科教步道,沿途可见盐沼景观、信息箱以及一些游戏和探险元素。
© WES LandscapeArchitecture
在游憩设施方面,沿着水岸,新的驳岸和亲水台阶塑造了公园的整体印象。这些台阶可以是宽敞的坐卧设施,也可以是通往水边的通道,还配备了淋浴和足浴设施。3%的坡道系统也方便残疾人靠近海滩,并与水互动。
© WES LandscapeArchitecture
整理自:
https://www.wes-la.de/de/projekte/3219/2022_1_Nationalparkpromenade_Norddeich
新加坡裕廊湖花园——城市中心的国家公园游憩管理
Singapore Jurong Lake Gardens
项目地点:新加坡 裕廊湖区
设计团队:Ramboll Studio Dreiseitl、CPG有限公司(建筑师)
关键词:生态系统规划;公园游憩管理;城市公共空间
裕廊湖国家公园是位于新加坡中心地带的新国家公园。裕廊湖花园是裕廊湖国家公园开发的第一阶段,是现有的新加坡植物园和滨海湾花园的补充。公园占地53 hm2,以生物友好型设计为原则,旨在恢复沼泽和森林的景观遗产,并为居民休闲和社区活动提供场所。裕廊湖花园的游憩系统包含自然体验、游戏、科普学习、餐饮配套及场地租用5个方面。
© https://www.nparks.gov.sg/juronglakegardens/who-we-are/jurong-lake-gardens
香兰栈道和草甸区域是鸟类和两栖类动物生活的河岸湿地带,香兰栈道连接草甸两处不同地势的区域。在地势低的区域,因潮汐差异形成的泥滩成为适宜野生动物觅食的场所,游客在穿行于树林之间时可以近距离欣赏湖畔美景与自然生态。在地势高的区域种植成片的红毛草和狼尾草,打造了一个适合鸟类筑巢和捕食的环境。
© Ramboll Studio Dreiseitl
公园内有专为儿童设计的小湾区,由潮水区和沙滩区两部分组成,模拟了自然的潮起潮落,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增长知识。
© Ramboll Studio Dreiseitl
裕廊湖花园内定期举行生物多样性导游步行活动,向游客介绍花园中的植物和动物。孩子们可以参加各种有趣的教育课程,包括讲故事和手工艺课程以及与大自然有关的创意游戏。
© Ramboll Studio Dreiseitl
整理自:
https://henninglarsen.com/en/projects/featured/rsd-jurong-lake-garden
https://www.nparks.gov.sg/juronglakegardens/who-we-are/jurong-lake-gardens
富士箱根伊豆国立公园——国家公园的可持续旅游发展管理
Fuji Hakone Izu National Park
项目地点:日本 关东地区
建设及管理单位:日本国家旅游局
关键词:可持续旅游管理;栖息地保护;风景区规划
© https://www.japan.travel/national-parks/zh-hans/parks/fuji-hakone-izu/explore/
富士箱根伊豆国立公园位于东京西南方,从富士山延伸至伊豆半岛以南的太平洋列岛。公园由4个区域组成:北边的富士山和箱根地区、南边的伊豆半岛和伊豆群岛。
© https://www.japan.travel/national-parks/zh-hans/parks/fuji-hakone-izu/
富士箱根伊豆国立公园的旅游发展模式特征可概括为2点:因地制宜的分区管理模式和多主体参与的分工协作模式。
© 彭建,桂美华.日本国立公园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经验与启示研究——以富士箱根伊豆国立公园为例[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9(3):17-24.
除此以外,为了更好地满足游客需要,富士箱根伊豆国立公园建设了大量的旅游接待设施。旅游接待设施建设需要受规划管制:首先,设施主要分布在当地居民比较集中的普通地域内,在特别地域建设旅游接待设施有严格的限制;其次,设施的体量严格受限(尤其是在朝向富士山一侧)。
© https://www.japan.travel/national-parks/zh-hans/parks/fuji-hakone-izu/
在旅游产品开发方面有2个特点:一是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二是多方参与,类型多样。同时,通过积极的社区参与调和国立公园保护和发展的矛盾,是日本国立公园旅游业发展的一大特色。
整理自:
彭建,桂美华.日本国立公园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经验与启示研究——以富士箱根伊豆国立公园为例[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9(3):17-24.
德纳里国家公园及保护区——户外游憩管理矩阵的实际应用
Denali National Park and Preserve
项目地点:美国 阿拉斯加州
建设及管理单位: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
关键词:国家公园管理;栖息地保护;游憩管理策略
© https://www.nps.gov/media/photo/gallery.htm?pg=948286&id=36876323-1DD8-B71C-077CF81B98F5B194
德纳里国家公园及保护区位于阿拉斯加州的中心区。为解决资源保护与游客量增加之间的矛盾,德纳里国家公园的管理者将户外游憩管理矩阵(outdoor recreation management matrix, ORMM)理论框架应用到管理实践中。主要应用了ORMM理论框架中限制使用和减少游憩使用影响的策略,并在这两种策略的指导下确定管理方法,并采用多种措施保障实施。
© https://www.nps.gov/media/photo/gallery.htm?pg=948286&id=36876323-1DD8-B71C-077CF81B98F5B194
在限制使用策略的指导下,公园内的游憩活动需要限制使用人数。攀岩和背包旅行需要许可证,荒野拍摄、组织婚礼、宗教集会等有组织的特殊活动也需要申请许可。
© https://www.nps.gov/media/photo/gallery.htm?pg=948286&id=36876323-1DD8-B71C-077CF81B98F5B194
同时为减少游憩使用,在游客集中使用区建立了公交系统,要求游客乘坐公共交通进行游憩活动。通过对游客的信息传递及教育、分区管理以及设置规则和条例等多种措施,大幅度降低了游客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 https://www.nps.gov/media/photo/gallery.htm?pg=948286&id=36876323-1DD8-B71C-077CF81B98F5B194
整理自:
刘楠,孔磊,石金莲.户外游憩管理矩阵理论在国家公园管理中的应用及启示——以美国德纳里国家公园和保留区为例[J].世界林业研究,2022,35(4):88-92.
02
国家公园适应性的生态规划策略
纽兰德国家公园——改建开垦地上的鸟类栖息地
Nieuw Land National Park
项目地点:荷兰 弗莱福兰省
设计团队:Mecanoo Architecten
关键词:生态系统重建;鸟类栖息地恢复;生态游憩功能开发
纽兰德国家公园位于阿姆斯特丹的大都市区附近,占地29 000 hm2,涵盖了众多原有的自然保护区,如Oostvaardersplassen自然保护区、Lepelaarplassen自然保护区、Marker Wadden自然保护区和Trintelzand自然保护区等。
© John Gundlach
设计团队的规划旨在重建一个强大且可持续的生态系统,在对原有自然保护区实施一系列恢复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纽兰德国家公园主要保护区的面积,并加强了保护区之间的联系。通过在公园内增加岛屿、沼泽、溪流、湿地和水体之间的联系,创造出一个连续的生态系统,从而为鸟类提供了更大的栖息地。
© John Gundlach
在联系原有保护区的同时,纽兰德国家公园的改造也更加便于游客游览,沿数千米长的堤坝而建的休息区被改造为景观休息平台。此外,游客们也可以通过乘坐火车的方式,从阿姆斯特丹大都市区和其他城市地区快速抵达公园。
© John Gundlach
整理自:
https://www.mecanoo.nl/Projects/project/233/Nieuw-Land-National-Park
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城市湿地生态保护适应性规划
Guangzhou Haizhu National Wetland Park
项目地点:中国 广东
建设及管理单位:广州市海珠区海珠湿地管理办公室
关键词:城市绿心;湿地修复;原生物种保护
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是广州市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生态绿核,承担着重要的城市环境和生态保护功能。场地原为广州万亩果园,是典型的珠三角区域半自然果林—河涌—湖泊复合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海珠湿地现已建成海珠湖、湿地一期和湿地二期。
© http://ehaizhu.shidicn.com/
在湿地一期范围内,清理河涌的淤泥,通过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的群落模式,在近岸区、浅水区和深水区合理种植具有净化功能的水生植物,重建湿地植物群落,恢复自然驳岸,为鸟类和鱼虾提供良好的栖息地。
© http://ehaizhu.shidicn.com/
海珠湿地二期通过优化垛基果林的形态及结构,种植有花和浆果类乔灌木,形成多种类、多层次的混交植物群落,为鸟类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增加鸟类物种多样性。
© http://ehaizhu.shidicn.com/
除此以外,果林湿地是海珠湿地独有的特色,结合场地的使用特性,突出农耕与湿地结合、潮汐水网和果林镶嵌的垛基果林湿地景观,创造有利于动植物生长的多样化湿地生境。
© http://ehaizhu.shidicn.com/
整理自:
温志亭.城市湿地多样性保护与生态修复规划——以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为例[J].湿地科学与管理,2022,18(6):58-61.
钱江源国家公园——基于保护地役权的适应性生态管理
Qianjiangyuan National Park
项目地点:中国 浙江
建设及管理单位:钱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
关键词:生态规划;保护地役权;生态检测
钱江源国家公园位于我国东部人口密集、集体林地比例较大的区域,具有实施保护地役权的典型性。适应性管理框架主要包括:细化保护需求,确定适宜实施地役权的标准和空间范围,制定正负行为清单并确定监测方法。以适应性管理为基础,结合当前我国生态补偿政策,形成地役权合同并执行,管理措施包含:1)制定保护效果的评价方法和补偿标准;2)形成地役权合同并实施;3)引入社会力量,丰富地役权。
© 钱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
2018年,钱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在国内率先启动集体林地地役权改革。这项改革通过生态经济补偿方式实现林地统一监管,在权属不变前提下,限定国家公园范围内集体林地的生产经营活动,村民从生态价值转化中获得红利,充分调动起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
© 王宇飞,苏红巧,赵鑫蕊,等.基于保护地役权的自然保护地适应性管理方法探讨:以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为例[J].生物多样性,2019,27(1):88-96.
从2017年开始,钱江源园区所在的开化县在集体林地地役权改革基础上,探索推行承包土地保护地役权改革。农田地役权改革,最重要的就是生产主体要履行“不得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义务。在减少对农田生态系统的破坏的前提之下,开化的生态稻产量虽不高,却能以其生态特色获得较高收益。
© 钱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
整理自:
王宇飞,苏红巧,赵鑫蕊,等.基于保护地役权的自然保护地适应性管理方法探讨:以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为例[J].生物多样性,2019,27(1):88-96.
https://zjnews.zjol.com.cn/zjnews/202308/t20230825_26139201.shtml
克里西菲尔德国家公园——海岸带的适应性生境修复
Crissy Field National Park
项目地点:美国 旧金山
设计团队:Hargreaves Jones
关键词:生态规划;栖息地恢复;生境修复
克里西菲尔德国家公园曾经是一片潮汐沼泽,在移交给国家公园管理局时,它由18 hm2的沥青地面、数英里长的铁丝网和废弃的建筑物组成。该项目将场地转变为一座面积为40 hm2的国家公园,并恢复17 hm2的栖息地,包括一片7 hm2的潮汐沼泽。
© Hargreaves Jones
克里西菲尔德国家公园的设计体现了功能、历史与生态的平衡,将一系列看似互不相容的用途结合起来。2.4 km的长廊将场地统一,为旧金山湾提供广阔视野,同时也是通往公园各区域的路径。
© Hargreaves Jones
野生动物区域没有被隔离,也没有避开长廊的穿行路线,而是采用分段式随坡度变化和被植物掩盖的栅栏,让脆弱的潮汐沼泽与活跃的娱乐区域共享边界。游客可以感受到栖息地的肌理、颜色和潮汐周期在每天或每周中不断变化。
© Hargreaves Jones
该项目使淡水和海水100年来首次在克里西菲尔德国家公园实现融合。为恢复沙丘和沼泽生境,重新引入了近10万株植物。
© Hargreaves Jones
整理自:
http://www.hargreaves.com/work/crissy-field/
03
国家公园适应性自然教育策略
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探索国家公园自然教育新模式
Tangjiah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项目地点:中国 四川
建设及管理单位:四川省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关键词:生态监测;国家公园规划;科普宣教
作为大熊猫国家公园乃至全国范围内最早开展自然教育工作的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用了10年时间摸索出一条高度适合保护地的自然教育模式。唐家河将开展自然教育工作定位到了保护地科研监测成果与保护工作宣教上,具体内容就是开展野生动植物科普导赏和一线保护站日常工作深度体验。
© 刁鲲鹏
唐家河对自然教育进行了分类,具体分为两个板块:一是自然导赏;二是深度体验。自然导赏是包括户内外动植物知识科普讲解、博物馆等自然体验空间的导赏。唐家河还开发了各种室内的主题讲座。该类型的自然教育活动特点是规模小、重知识科普、即时性比较强,可以随时为到访的客人开展服务。
© 刁鲲鹏
深度体验相较初步的自然导赏来说是一个比较完整和系统的模式,包括野外的观鸟观兽、野生动物痕迹识别、亲临野外现场的动植物知识讲解,也包括野外巡护工作的体验和科研活动的参与。
© 刁鲲鹏
除此以外,唐家河开创性地引进了第三方机构运营自然教育板块,在自身运行良好的ACG(adaptive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模式的基础上,依托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非政府组织、科学家形成共同参与的区域平台。唐家河的自然教育工作开放了诸多科研项目予以支持,将自然教育工作与社区发展进行深度结合,实现国家公园社区生态环境改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整理自:
https://www.forestry.gov.cn/main/5462/20211104/095143685451480.html
何茜,王晓军,谌利民,庄优波.国家公园社区适应性协同治理框架及其实践成效:以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A社区为例[J].风景园林,2023,30(10):42-48.
鸟儿洲国家湿地公园——打造全面的科普宣教体系
Niaoerzhou National Wetland Park
项目地点:中国 湖南
建设及管理单位:鸟儿洲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
关键词:湿地设计;生态系统保护;栖息地修复;科普宣教
鸟儿洲国家湿地公园由沙潮河、牛耳湖、水产养殖场、稻田和周边河堤组成。以沙潮河为主体,连接澧水和牛耳湖,蕴含着深厚的湖湘湿地文化。公园的科普宣教规划目标是将湿地公园建设成为常德鼎城区宣传湿地知识的前沿阵地,并充分展现鼎城深厚的文化底蕴。
© http://www.niaoerzhou.com/
湿地公园宣传教育的对象主要为社区及周边地区居民、周边乡镇中小学生和进行社会实践或者实习的大学生等。宣教形式包括展览宣传、基地宣传、标牌宣传、旅游宣传等。
© http://www.niaoerzhou.com/
公园设有湿地科普宣教中心、科普宣教长廊、湿地文化广场等一系列科普宣教设施。同时在合理利用区的浅水区域,种植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在该区域深水区建设人工生物浮岛,展示生物水体净化功能。
© http://www.niaoerzhou.com/
标识系统作为湿地公园宣传教育的必备附属设施,用以说明及阐述规章制度、介绍景区景点、提供参考信息等。
整理自:
http://www.niaoerzhou.com/5040378.html
莱昂·利维原生植物保护区——由垃圾场转变而来的本土植物认知园
Leon Levy Native Plant Preserve
项目地点:巴哈马 伊柳萨拉岛
设计团队:Raymond Jungles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保护;栖息地恢复;植物认知科普;场地记忆
莱昂·利维原生植物保护区将一处非法垃圾场转变为连接游客中心和古老沙丘的游览路径,并将农业蓄水池重新利用为淡水湿地展示花园,其重点是促进教育、跨学科保护、存续以及研究,使未来几代巴哈马人能够了解和欣赏他们丰富的传统植物遗产。
© Raymond Jungles
场地主要由高地上多岩石且干燥的森林(被称为小灌木林)以及低处开垦过的植被退化区组成。这里的原生生态遭受了来自外来入侵树种和非法垃圾场带来的恶劣影响。
在工程的第一阶段,设计团队规划了保护区主要设施的选址和结构的设计。此外,还进行了大量灌木林的恢复工作,并建造了以生态为导向的花园。同时,第一阶段将生长着成熟红树林的盐水沼泽、次生沙丘以及原生的灌木丛连接起来并将其作为主要的生态系统,为整个保护区的游客体验奠定了基础。
© Raymond Jungles
工程的第二阶段旨在展示其他巴哈马生态系统,并为保护区的游客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新增添的主要设施包括本地植物繁殖中心、利用原有农业蓄水池建造的淡水湿地以及历史农业展览园。此外,二期工程还仔细挖掘地下经雨水侵蚀而氧化的石灰岩地层,将隐藏的遗址地质展现在游客面前。
© Raymond Jungles
整理自:
https://www.raymondjungles.com/project/leon-levy-preserve/
环秀湖国家湿地公园——打造多元科普宣教场所
Huanxiuhu National Wetland Park
项目地点:中国 天津
设计团队: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北林风景建筑研究中心
关键词:生态设计;科普宣教;国家公园
环秀湖及泃河上游两岸及周边没有工业污染和矿山污染源,是难得的原生态湿地资源。环秀湖国家湿地公园构建起“室内、室外-线上、线下-定期、不定期”相结合的科普宣教体系。
© 北林风景建筑研究中心
室内科普宣教主要场所为湿地科普宣教展览馆,建筑有机地嵌入进周边的自然湿地景观,其设计目标在于展现建筑由内部向外部的无缝延伸,体现空间的流动性与开放性。宣教展览馆作为当地的科普教育和生态游览中心,让游客在探索湿地生态的同时获取科学知识,也带动了周边社区的经济增长。
室外科普宣教分为情感型科普宣教场所、认知型科普宣教场所与互动型科普宣教场所。认知型科普宣教场所水鸟天堂配置鸟类图鉴展示牌等科普设施,从而使游客可以观察鸟类的觅食、繁衍等生物活动。互动型科普宣教场所五感花园通过打造游客在湿地中的视、听、嗅、触、尝等体验方式,让游客与自然联结。
© 北林风景建筑研究中心
线下宣教主要利用纸质材料和展览开展,线上宣教则通过新媒体平台宣传科普知识、公园形象进行。除此以外,在湿地公园中举办湿地相关活动是进行科普宣教的重要途径。如在每年与湿地生态环保相关的节事活动结合开展湿地摄影展览、健步走等活动,同时不定期开展湿地宣教课程等。
整理自:
商楠,王兴,刘畅等.国家湿地公园科普宣教设计策略与方法研究——以天津下营环秀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J].建筑与文化,2022(3):240-242.
相关阅读:
《风景园林》2023-10刊首语 | 张玉钧:国家公园的适应性规划与管理
《风景园林》2023-10目录 | 国家公园的适应性规划与管理
学术主持人与您聊新刊 | 《风景园林》2023-10 国家公园的适应性规划与管理
完整深度阅读请参看《风景园林》2023年10期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店铺购买
编译 耿琛雅
校对 王一淇
微信编辑 刘芝若
微信校对 项曦
审核 曹娟
声明
本文版权归本文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欢迎转发